
歡迎辭
歡迎瀏覽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網站。
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為諮詢組織,就教師及校長的專業發展的政策及措施,向政府提供意見。
我們相信專業的教學團隊能有效促進學校發展,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。我們熱切盼望與所有持份者協力合作,共同為這個意義重大的目標出一分力。
本網站提供關於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的工作的最新資料。你也可在這裡找到各項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資料,以及其他相關文件和有用連結。歡迎各位就委員會的工作或本網站的內容提出意見和建議,以便我們不斷改進。如有意見和建議,請送交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秘書處。
為教學專業團隊訂定專業標準 |
![]() |
T-標準+的核心為培育學生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的能力,這亦一直是香港教育的最終目標。所以 T-標準+的最終目的為「培育今日學生,成就明日領袖」,培養前文所述學生必不可缺的三種特質。
為培育學生具備這三種特質,教師及校長擔當甚麼角色?
關愛學生的育才者
支援全人成長
培育學生全人發展,與學生在成長歷程中結伴同行,幫助他們拓展潛能
啟發學生的共建者
結伴建構知識
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,培育所需的素養,並啓發他們建構知識,讓他們投入深度學習
敬業樂群的典範
彰顯專業精神
通過持續專業發展彰顯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,裝備自己及學生靈活應對轉變,為學校和社會的長遠發展和革新作出貢獻
以德潤才的躬行者
貫徹全人成長及均衡發展的理念
樹立以德修身的典範,實踐教育價值觀及理念,促成教師和學生的成長及均衡發展
博學啟思的建策者
塑造好學敏求的學習型組織
建立有助啓迪思維的機構文化以培育多元人才,成就明日棟梁
高瞻遠矚的創建者
推動教育變革及學校持續進步
體現全球視野,前瞻未來路向;敢於以創新精神積極面對變革,致力推動學校與時並進,以促進香港的未來發展
我們為此制訂理念架構,陳述及界定各個角色的使命。架構下另有「階段描述」,具體說明教師和校長在特定階段的信念、理解及實踐。各個階段不一定與教學年資掛鈎,而教師或校長在同一角色的不同範疇或展現出不同的成熟程度。
架構描繪了教師或校長的三個專業角色,每個角色均附有進一步的描述,說明該角色的願景及所肩負的使命。
每個角色下的階段描述,描繪教師或校長在不同的專業成長階段的信念和行動。
這些階段並不一定代表教師或校長的教學專業年資。教師或校長在不同的專業角色中的不同範疇,可能處於不同的專業階段。例如一位在校內推動全人教育方面「成就出眾」的教師,在與持分者建立良好關係方面可能是「力能勝任」,在掌握教育政策方面則「達到基本要求」。
為教學專業團隊訂定專業標準 |
![]() |
教師如何發揮「關愛學生的育才者」、「啟發學生的共建者」及「敬業樂群的典範」的專業角色? 三位教師以影片分享他/她們與學生的小故事,具體詮釋了三個專業角色的使命和願景。
關愛學生的 育才者
啟發學生的 共建者
敬業樂群的 典範
為教學專業團隊訂定專業標準 |
![]() |
校長如何發揮「以德潤才的躬行者」、「博學啟思的建策者」及「高瞻遠矚的創建者」的專業角色? 三位校長以影片分享他/她們對三個專業角色的一些見解以及具體實踐的例子。
以德潤才的 躬行者
博學啟思的 建策者
高瞻遠矚的 創建者
為教學專業團隊訂定專業標準 |
![]() |
T-標準+是一套期望和目標,是教學專業團隊及其合作夥伴的參考工具。
對教師和校長來說,專業標準參照有助他們反思專業成長,以確定本身的專業發展需要。
對學校來說,專業標準參照促進其履行推動教學專業團隊專業學習的責任。
對師資培訓機構和持續專業發展課程提供者來說,專業標準參照為提供專業進修的機會訂定了參考的方向。
對教育工作者來說,專業標準參照可作為他們與業界內外人士展開專業對話的共同語言。
對社會來說,專業標準參照展現了教學專業團隊的專業形象,以及他們對社會的貢獻,讓社會人士有所了解並給予支持。
對國際社會來說,專業標準參照訴說了香港教學專業團隊的故事。
T-標準+旨在鼓勵所有在教育路上並肩前行的專業同工。
T-標準+是為教學專業而設,也是與教學專業團隊共同擬訂的。
為教學專業團隊訂定專業標準 |
![]() |
討教師專業能力理念架構特別會議小組(特別會議)成員名單
(2014 年成立)
職位 | 姓名 | 類別 |
召集人 | 侯傑泰教授,BBS,MH,JP | - |
委員 | 郭婉儀女士 | 校長(幼稚園) |
李梓清女士 | 校長(幼稚園) | |
張勇邦先生,MH | 校長(小學) | |
連文嘗先生 | 校長(小學) | |
陳黃麗娟博士,BBS,MH,JP | 校長(中學) | |
劉國良先生* | 校長(中學) | |
戴希立先生,BBS,JP | 校長(中學) | |
陸慶怡女士 | 教師(幼稚園) | |
鄭麗娟女士 | 教師(小學) | |
趙慧珍女士 | 教師(小學) | |
周蘿茜女士* | 教師(中學) | |
梁偉傑先生 | 教師(中學) | |
謝小華女士 | 教師(中學) | |
朱佩雯女士 | 教師(特殊學校) | |
黃美美博士,MH,JP* | 辦學團體代表 | |
顏哲思教授,MH | 學者 | |
鄭美紅教授 | 學者 | |
張慧真博士 | 學者 | |
張慧明博士 | 學者 | |
鐘杰華教授 | 學者 | |
許為天博士* | 學者 | |
關艷蓮博士* | 學者 | |
關譽綱博士 | 學者 | |
梁湘明教授 | 學者 | |
梁玉麟博士 | 學者 | |
鄧廣威博士* | 學者 | |
鄧怡勳博士* | 學者 | |
黃麗鍔博士* | 學者 | |
姚偉梅博士 | 學者 | |
李月蓮博士 | 家長代表 | |
湯修齊先生,MH,JP | 家長代表 | |
徐聯安博士,JP | 家長代表 | |
當然委員 | 容寶樹先生 |
首席助理秘書長
(專業發展及培訓) |
黎錦棠先生 |
首席教育主任
(專業發展及培訓) |
|
秘書 |
總專業發展主任
(學校領導及專業發展) |
教育局代表 |
T-標準+聯席會議成員名單(2016 年成立)
職位 | 姓名 | 類別 | 召集人 | 侯傑泰教授,BBS,MH,JP | - |
首席顧問 | 黃若嫻修女,MH | - |
委員 | 郭婉儀女士 | 校長(幼稚園) |
李梓清女士* | 校長(幼稚園) | |
陳建順先生 | 校長(小學) | |
張勇邦先生,MH | 校長(小學) | |
周金惠玲女士 | 校長(小學) | |
連文嘗先生 | 校長(小學) | |
沈耀光先生 | 校長(小學) | |
薛鳳鳴女士 | 校長(小學) | |
鄧筱筠女士 | 校長(小學) | |
徐俊祥先生 | 校長(小學) | |
楊永明先生* | 校長(小學) | |
葉介君先生 | 校長(小學) | |
盧偉成先生,MH* | 校長(小學及中學) | |
陳黃麗娟博士,BBS,MH,JP* | 校長(中學) | |
周應泰先生 | 校長(中學) | |
鄺望霞女士 | 校長(中學) | |
劉國良先生 | 校長(中學) | |
李白蘭女士 | 校長(中學) | |
彭君華先生 | 校長(中學) | |
戴希立先生,BBS,JP | 校長(中學) | |
譚劍虹先生 | 校長(中學) | |
曾永康博士* | 校長(中學) | |
周璜錩先生 | 校長(特殊學校) | |
楊燕歡女士 | 副校長(幼稚園) | |
鄭麗娟女士 | 副校長(小學) | |
袁淑華女士 | 副校長(小學) | |
周蘿茜女士* | 副校長(中學) | |
劉敏詩女士 | 副校長(中學) | |
朱佩雯女士 | 副校長(特殊學校) | |
趙慧珍女士 | 教師(小學) | |
梁偉傑先生 | 教師(中學) | |
謝小華女士 | 教師(中學) | |
陳紹才先生* | 辦學團體代表 | |
陳順清女士 | 辦學團體代表 | |
謝振強先生 | 辦學團體代表 | |
黃美美博士,MH,JP | 辦學團體代表 | |
黃詩麗女士,MH* | 辦學團體代表 | |
吳奇壎先生 | 辦學團體代表 | |
楊健忠先生 | 辦學團體代表 | |
陳志威博士* | 學者 | |
陳茂釗博士* | 學者 | |
陳如茵博士 | 學者 | |
趙志成教授* | 學者 | |
何彩華博士 | 學者 | |
關艷蓮博士 | 學者 | |
關譽綱博士* | 學者 | |
梁湘明教授 | 學者 | |
吳浩明博士* | 學者 | |
錢海燕博士 | 學者 | |
蕭寧波教授 | 學者 | |
徐國棟博士 | 學者 | |
葉錦元先生 | 學者 | |
李月蓮博士 | 家長代表 | |
湯修齊先生,MH,JP | 家長代表 | |
徐聯安博士,JP | 家長代表 | |
香港校長中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津貼小學議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香港特殊學校議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香港中學校長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官立小學校長協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政府中學校長協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代表 | 業界合作夥伴 | |
當然委員 | 容寶樹先生 |
首席助理秘書長
(專業發展及培訓) |
黃廖笑容女士
(2016 年 8 月至今) 黎錦棠先生 (2016 年 2 月至 2016 年 7 月) |
首席教育主任
(專業發展及培訓) |
|
秘書 | 總專業發展主任(學校領導及專業發展) | 教育局代表 |
* 專家小組(T-標準+聯席會議核心小組)成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