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作芳校長 (聖博德學校)
這五天的「跟崗學習」讓我受益匪淺,增強了我的專業知識,提升了我的教學和管理能力。我體會到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性和重要性,尤其是在當前快速變化的教育環境中,持續學習和反思顯得尤為關鍵。
在這段學習過程中,我觀察到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,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,例如教師通過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教學技術,成功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。這也讓我提醒自己,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,更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過程。
此外,跟崗學校的教師透過日常反思和同儕評課,持續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,在這種開放的交流氛圍下,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。我期望在未來建立一個支持性強的學習社群,鼓勵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分享,以共同提升教學質量,為學生創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。
這五天的跟崗學習經歷不僅提升了我的專業能力,也讓我對教育的使命有了更深的思考與理解。期望今後能夠將這些反思與學習轉化為具體行動,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貢獻力量,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者。
洪焯培老師 (東華三院黃士心小學)
在這次實地考察與專業交流,不僅讓我們體會到不同城市教育面貌的豐富性,也喚醒了對自身教學與學校發展的反思。未來,我們希望能夠把所學的運用到香港的教育情境中,包括如何促進科組觀課、建立評課文化、規劃多元戶外學習、設計跨學科課程、加強新教師培訓的工作等,以期為學校開拓教學新局。誠如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湯校長的寄予,只要一切以學生為本,堅持「人人出彩,個個精彩」,工作定能有顯著的成效。
陳威桓老師 (沙田官立中學)
「跟崗學習」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歷。同行教師來自不同學校,我們和當地教師就著兩地的歷史教育,進行深入討論和分享。這是一次難得的專業發展機會,能就彼此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相互碰撞,整個學習旅程,也加深了我都對內地歷史教育不同課題及背後精神的理解。例如,我從觀課中認識到在如何在課堂中呈現人文精神和唯物史觀,亦從講座中體會到「設計教科書」和「規劃人文學科學習任務」的重要理念,這讓我好好檢視自己的教學風格,以及反思如何透過歷史教育,推動學生的全人發展,教導下一代承傳歷史知識及當中的價值觀。我期望兩地的歷史教師,通過持續的專業交流,共同發揚兼及古今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。
黃懿副校長 (保良局志豪小學)
隨著跟崗學習的圓滿結束,我心中湧動著無盡的感激與深刻的反思。在這段寶貴的時光裡,我有幸深入瞭解了南京與香港兩地教育的精髓,體驗了教育實踐的豐富多樣性,並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知識和啓發。
從學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,到文言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;從和平教育的深入探討,到館校合作課程的展示,每一項活動都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。我特別感激能夠參與到“同課異構”的教學活動中,這不僅鍛鍊了我的教學能力,也讓我對兩地教學的特點,有了直觀的感受。此外,「興發教學」的研修和AI技術在課堂評價中的應用,也為我提供了新的教學和評價視角。在融合教育和幼小銜接的主題上,我也深感啓發。通過與建康路小學和星瀚小學的交流,我學習到了如何通過校本研修活動和具體的教學框架,如“慧思考-慧討論-慧探究-慧運用”,來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。這些活動不僅關注知識的傳授,更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。
對於未來,我滿懷憧憬。我期待將此次學習的經歷和收穫帶回香港,與我的同事們分享,並在實際教學中加以應用,也會把一些好的理念和策略運用到我的個人專業發展計劃中。我希望能夠借鑒南京教育的先進理念和實踐,結合香港的教育環境,探索出適合我們自己的教育發展之路。